台商台企:大陆内需市场与完备供应链不容忽视
中新社苏州11月21日电 (张杨彬 葛勇)台资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会21日在江苏苏州举行。台商台企多位台商受访时表示,大陆大陆广阔的内需内需市场与完备供应链不容忽视,是市场视持续吸引台资台企来到大陆、留在大陆的完备重要原因。 晟邦精密工业“落户”江苏已有二十多年。容忽作为一家专营马达减速机类的台商台企台企,晟邦客户中有八成来自大陆市场。大陆“客户的内需行业范围较广,比如自动化生产设备、市场视物流设备、完备车间流水线等。容忽”公司总经理钱永昌说,台商台企源源不断的大陆订单令企业少受国际形势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干扰。“大陆是内需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一市场,市场容量毋庸置疑。” 在台企上银科技展台,不时有前来洽谈对接的两岸企业,公司营销总监吴文宝为咨询者耐心介绍产品。“大陆有完整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尤其是在工业领域。”吴文宝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陆,上游有高性价比的厂商资源,下游有庞大的客户群体,这为企业发展带来充分机遇。 吴文宝说,近年公司客户中,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愈见增多,“智改数转”的传统企业也在增加。“产品也在配合需求端做出调整。”吴文宝介绍,不同于以往直接销售标准品,为不同领域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的“半定制化”服务如今更受青睐。 近来,部分台媒与绿营政客不断散播对大陆经济的悲观情绪,鼓吹“脱钩断链”“逃离大陆”,推行所谓的“新南向政策”,“规劝”台商台企转向东南亚“避险”。 这套说辞奏效几何?据今年台湾工业总会对台商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表示未来三至五年对大陆的投资规模保持不变或增加,“内需市场潜力大”“产业供应链完整”“配合品牌大厂布局”等是台商选择留下的原因。 “用一些台企迁移的个例唱衰大陆经济,是一种表象化的、站不住脚的论调。”作为一名“台二代”,钱永昌观察到,有些台企基于生产成本、产业布局、环保要求等考量将部分产能进行转移,而有些更看重供应链与转型机会的高科技企业,会选择留下甚至加码投资,两者都是出于对成本效益的考量。 不少受访台商表示,不能只看到经济波动和外部挑战,忽略大陆自身优势。尽管在后疫情时代,企业或许暂时面临一定困难,他们依旧看好大陆市场的长期发展。 明基医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执行长萧泽荣以过去在海外经营企业的经历作比,“对我们台企而言,大陆在供应链、市场、人才、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无可比拟。换言之,企业基本很难在其他地区找到与大陆同样条件的供应链规模与生产环境。”他也提醒,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趋势,台企也应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向“新”而行。(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台籍教师谈教师节:两岸尊师重教传统一脉相承
- 厦门一市民出海钓鱼 竟“钓”到一只黑尾鸥
- 废弃利乐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学生动手变废为宝
- 厦门地铁3号线、4号线翔安段工程预计年底完工
- 山西123个景区将对台湾“首来族”游客减免门票
- “坐月子”宅着不动女子患上深静脉血栓 所幸最后有惊无险
- 我国首颗通信卫星在厦公开放号 厦门迈入卫星移动通信时代
- 厦门企业下月可领稳岗补贴 近期可在人社官网查询名单、确认基本信息
- 台湾青年在江苏寻佳职觅良机
- “萱宝没哭,萱宝很棒” 她半月后将在厦第二次注射特效药
- 12位厦门市民识破新骗术
- 新规催生新型“黄牛”抢占厦大预约号 有套餐标价98元
- 南非要求所谓“驻南非的台北联络代表处”迁出行政首都 中方:赞赏
- 12位厦门市民识破新骗术
- 厦门一小学校门口小卖部兜售与真烟酷似的“香烟”糖果
- 厦门SM广场前一斑马线围挡铁杆当道 过往行人频频“中招”
- 护航民营经济 如何发力?
- 厦门一批医院和学校招人 编制内教师招1475人医院招610人
- 厦门一批医院和学校招人 编制内教师招1475人医院招610人
- 厦门企业下月可领稳岗补贴 近期可在人社官网查询名单、确认基本信息
- 搜索
-